疫情前沿 舍小家為大家 ——抗疫戰中的感人故事
2020年春節,一個可怕的魔鬼“新冠肺炎病毒”,露出猙獰的面孔,張牙舞爪席卷整個中華大地。武漢告急!中國告急!所有省市先后進入“一級響應”,舉國上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之拉開序幕。然而,在這場全民皆兵的戰役中,有一支“特別縱隊”,戰斗在戰場的最前沿,為整個戰爭的勝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就是“物業人”。下面記錄的是在此期間銀川嘉業德物業公司物業人在這場戰爭中的感人故事。
國
舍家為國 經理張靜
舍家為國 經理張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身為該公司太陽城B區項目經理張靜接到通知后,大年初一就奔赴崗位,諸不知,她遠在湖南的兒子、兒媳、孫子來銀,幾年難得團聚一次,結果是年三十寒喧了幾句,連告別的儀式都沒有,便一頭扎進小區。她深知,物業堅守的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如若失守,后果不堪設想,毫不夸張地說,會影響全國的戰局。她到崗后,辦公室變成了戰斗的前沿指揮所,扎扎實實以最快的速度,把政府的各項指示落到實處。第一時間將各種通知、告示等通過小區廣播、微信群、告示欄等形式告知居民,并制訂周密的防控計劃付諸實施,迅速封閉小區,在有限的時間完成人員的摸排工作并建檔,嚴把死守,抗擊疫情。她所管理的項目,由于自己以身作則,員工個個信心十足的隨時準備沖鋒。工作干的漂漂亮亮,被賀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評為疫情防控工作物業行業典型單位之一,并上報銀川市物業服務中心。
戰“疫”斗士 隊長劉洪新
在這個非常時期,忠于職守便是英雄。而哪里最危險便沖向哪里,他就是秩序維護部隊長劉洪新。居家隔離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需要物業協調解決,而傳送物品存在潛在的個人危險,每次都是劉洪新挺身而出,有時還要進入隔離住戶家處理些水電方面的問題,他毫不畏懼。消毒用品告急,公司領導好不容易通過各種渠道,設法搞到一桶消毒液,可貨又在幾十里外的地方,沒有公交,打不上出租,劉洪新騎著三輪,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將消毒液拉回,保證了小區的按時消殺打藥。上級部門僅調配公司五個口罩,他讓給了別人,自己至始至終用先前自己煤礦收藏的防塵口罩。長時間佩戴這樣的口罩面部到處淤血,且一遇冷氣,口罩下部迅速結起了冰溜子,本來他家兩口子的退休工資小一萬,當保安是為了“活動筋骨”沒想到遇上這茬子事,兒女勸他辭職,他誰的話都不聽,說國難當頭,豈有當逃兵之理,在他的帶動下,消毒、設卡等各項生命保衛戰,員工們個個指哪打哪,干得漂漂亮亮。

逆行女士 客服李朝花
三十歲的她,上有老、下有小。老公是個小老板,疫情發生后,她主管各種信息的上接下發,各種證件的制作發放,流動人口的摸排建檔,小區廣播的播音,并參與卡口行人的登記等,由于接觸人員極為繁雜,丈夫擔心病毒會波及到家人,幾次要她辭職。她想,公司已有過年回家限制返崗的,返程集體隔離酒店的,本來工作就一個蘿卜一個坑,這樣一來人員更為緊缺,再說關鍵時刻掉鏈子不是她的本性。于是毅然決定入住辦公區,與家人隔離,更專心地進行抗疫戰斗,她整天以泡面等方便食品為主,丈夫被她的執著所打動。雖然家就在太陽城一個區域,近在咫尺,可各個小區封閉管理,不能謀面,只好每天把飯做好后,通過特殊的方式,傳送到她手中,辦公區沒有熱水、沒有暖氣,她的心卻是熱乎乎的。這樣一來,她更為專心致志,一個人干幾個人的工作。她說:“在這個特殊時期的抉擇,就是生與死的選擇,網上說的好,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來干事的都是亡命之徒,我就愿意做這個亡命之徒”。


過河卒子 保安孟兆智
他只是個小小的保安,卻有著博大的胸懷,查車、詢問、登記、測溫、消毒毫不含糊,幫助居民購物、送菜爭先恐后,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干了一件大“傻”事。在疫情爆發時期,為了工作不影響家人,單個租房住進了上班的小區,朋友為他算了一帳,他的工資是兩千左右,而租房下來加買電暖氣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少說也三千過,說他干的是貼錢的買賣。他卻笑著說:有的東西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國難當頭,捐款捐物我們沒有那個能耐,可力所能及做點貢獻是應該的。同樣,為了抗擊疫情,公司先后有6個人住進了小區,3人與家人分隔居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只不過是千千萬萬物業人在國家危難之時的一個縮影,他們敢于擔當,敢于沖鋒,敢于置生死于度外。他們與王成抱著爆破筒沖向敵堡有什么不同?他們與董存瑞舉起炸藥包有什么兩樣?就是有這樣千千萬萬前赴后繼的勇士,為國家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防御墻,一切“妖魔鬼怪”勢必被摧枯拉朽。



